突然想看黃梅調 結果變成看紅樓夢

總是說我不愛看悲劇作品

不是討厭悲劇

反而是因為悲劇感染力太強

現實中喜劇少有 但悲劇卻隨處可見

悲劇給人的帶入感也就較喜劇更強了

看完悲劇結局的我總是要沮喪好幾天

最後得到現實已經都是悲劇 為什麼還要特意自己去看呢的縮頭結論

 

 

詩詞曲.章回小說.歌仔戲京劇黃梅調布袋戲我都愛看

但大部分讓我回頭再看的都是喜劇結局

獨獨紅樓夢這曠古鑠金的大悲劇可以讓我明知後果還屢讀不爽

 

其實現在看來

我覺得紅樓夢最大的悲劇性恐怕不在於什麼寶黛間的愛情

而是曹雪芹的早逝吧?

因為他沒把書寫完 卻又在開頭留下那麼多伏筆

續書雖然把故事補完可畢竟不是曹雪芹自己寫的

爭議性由此而生

而且可以想見 作者已經死了那這爭議自然是永遠不可能有結果

所以永遠都會有不同的說法

永遠都有人跳出來反駁

但就是永遠不會有人幫你解答

要是曹雪芹早早寫完這部書

依紅樓夢的文筆與故事性當然還是會成為名著

可大概也不會變成現在這樣有好像被一團謎包圍般的神秘感

因為神秘 所以大家研究金字塔研究馬雅文化

同理 我覺得紅學的誕生也是因為這種神秘感

明明知道可能沒有答案 了解爭論也是無用的

可還是會忍不住提出自己的想法

 

另外再說

市面上有各種續書試圖讓故事完美

可這故事的感人性就是他的不完美啊

 

小時候看紅樓夢

覺得那寶釵就是大壞蛋

(那時候我是典型的林派)

國中高中 開始漸漸不喜歡裡面每一個人物

(雖然還是喜歡它的故事.詩詞)

寶玉的多情 黛玉的自憐自艾 寶釵的世故還有襲人的心計等等

都讓我覺得憑什麼要喜歡他們?

到了現在(年紀又更大 )

才發現他們的缺點才是這部書贏過別人的地方

看來年齡真的影響想法很深

 年紀小時會惋惜黛玉的死

年紀大時更惋惜的卻是曹雪芹的死

紅樓夢中的詩詞究竟有多少我沒数過

但一定有人数過

這些詩詞數量這麼大 卻都這麼好

作者一個人寫詩

可這些詩在書中卻是由不同人寫出

不同人寫出的詩風格自然不同

這不就像是他一人分飾多角嗎?

這樣導演製作兼演員的人

果然不管怎麼說 還是希望他把書寫完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